上海临港中心内,全球工程智能领域的顶尖智慧正在交融碰撞,一场关于未来工业体系的变革图景在此徐徐展开。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之国际工程智能大会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24日下午,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衍生活动——国际工程智能大会在上海临港中心成功举行。作为联合承办方,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与同济大学共同打造了这一国际性高端盛会,汇聚全球工程智能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及产业领军人物,深入研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创新应用及新质生产力转化机制。
工程智能重塑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下正处在人工智能驱动的变革时代,工程智能作为工程学积淀与前沿智能科技碰撞催生的新兴交叉领域,是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他表示,这一领域正深刻重塑智慧城市设计建造、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未来探索。
见证工程智能关键成果
在全程支持与推动下,大会现场发布了多项关键成果,为工程智能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球首部《工程智能白皮书》正式发布
全球首部《工程智能白皮书》在大会上正式发布。白皮书前瞻性地提出了以“工程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框架,旨在破解碎片化难题,实现工程智能的“规模化赋能”。
这一成果将为工程智能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指引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同济大学发起 “国际工程智能联盟”全球倡议
大会上,同济大学发起 “国际工程智能联盟”全球倡议。该联盟旨在打造一个面向全球工程领域的开源、开放、共创的协作共同体,推动领域范式革命。
这一倡议与临港新片区支持发展科技型创新平台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

国际工程智能大赛正式发布
同时,大会宣布了以工程智能为主题的国际工程智能大赛即将启动的消息。大赛包括竞赛赛道和创新赛道,面向全球相关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开发者等从业者、爱好者。
奠定工程智能学术根基
本次大会的深度,植根于同济大学在工程智能领域的坚实积累与前瞻布局。作为这一布局的关键落子,同济大学工程智能研究院(Institute of AI for Engineering, IAIE)于2025年5月正式成立。
该研究院深度依托同济大学在土木、建筑、交通、机械等工程学科的深厚集群优势,明确以 “创新工程智能科技,创变工程学科发展,创造新质生产力” 为使命驱动。它并非传统的科研单位,而是通过系统性的体制机制创新,致力于打造一个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型智能研究平台。
这一平台的构建,旨在从根本上为工程领域的智能革新与范式转移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与人才保障。
未来,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基金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链接全球科创资源,服务临港产业需求。
图文来源:上海科协、同济大学